口腔修复科始建于1954年震旦大学牙医学院附属广慈医院口腔科下属的冠桥修复科,首位科主任是口腔医学著名专家邱立崇教授;1956年易名为口腔矫形科;1984年更名为口腔修复科。历任科主任邱立崇、沈文微、杨宠莹、张富强、蒋欣泉。
科室现任张富强(学科带头人)、蒋欣泉(科主任)、张修银(科副主任)、焦婷(科副主任)、胥春(科副主任)
现任学科带头人张富强,主任医师,教授,博导,上海市口腔医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上海口腔医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亚洲口腔修复学会前任主席,中华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上海市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荣获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央保健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奖”等,并获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现任科主任蒋欣泉,主任医师、教授、博导。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是国际牙医师学院(ICD)Fellow、亚洲口腔修复学医师学会(AAP)地区代表,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银蛇奖”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科室现有医师36名,研究生学历占81%。科室现有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14人,教授2人,
...(查看科室全部简介)
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1人。
科室现有各级人才计划:国家及省部级人才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启明星(跟踪)曙光计划、白玉兰人才基金、浦江人才计划)7人次;校局级人才9人次;院优青7人次。
科室现有口腔综合治疗椅位41台,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全瓷数字化椅旁操作系统、激光扫描仪与快速成型仪等先进设备。
学科分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全口义齿修复、固定义齿修复、颞下颌关节病、赝复和种植6个亚专业,科室在国内最早开发数字化颌面赝复技术并应用于临床,居于国际领先水平。数字化全瓷修复治疗以及种植支持附着体义齿修复、咬合病精细化个性化诊疗技术居于国内领先地位。科室在口腔修复新技术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口腔修复材料研制及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国内领先的成果,并积极推动口腔颌面骨组织再生与修复的转化研究。科室年门诊量9万余人次,年种植手术近400例。
科室近3年来获得市局级以上课题30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9项,发表SCI论文60篇,EI论文3篇。历年来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7项,其中国家教委二等奖1项;国家教委三等奖3项;卫生部三等奖3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
科室2010年获上海市精品课程建设1项。
科室曾获“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集体”、“上海市五四特色团组织”、“模范职工小家”等荣誉称号。口腔修复学科正齐心协力,瞄准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口腔修复学科的目标努力奋斗。
(隐藏科室简介)
该科室专家出诊情况
7月31日
星期四
8月1日
星期五
8月2日
星期六
8月3日
星期日
8月4日
星期一
8月5日
星期二
8月6日
星期三
7月31日
星期四
8月1日
星期五
8月2日
星期六
8月3日
星期日
8月4日
星期一
8月5日
星期二
8月6日
星期三
7月31日
星期四
8月1日
星期五
8月2日
星期六
8月3日
星期日